妈妈们都知道,孩子的成长除了钙,蛋白质,维生素等以外,还需要微量元素的参与。这些微量因素从我们日常的食物中就可以获得。这里,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:
肉类
总的来说,它们是铁和锌的好来源,铜、锰、硒等微量元素也比较丰富。最要紧的是,肉类当中含有血红素铁,这可是最容易吸收的铁,可以直接用来合成人体的血红蛋白!
肉的颜色越红,所含血红素越多,肝脏、心脏、肾脏、红色瘦肉都是补血的好东西。其实肉类并不一定脂肪很高,比如说,酱牛肉的脂肪含量就很低,含铁却很多;猪里脊肉的脂肪也很少;乌骨鸡更是微量元素丰富而脂肪特低的食品。
特别提示:
不吃肉的妈咪和宝贝一定要非常小心贫血问题!特别是那些因为减肥不碰肉类,同时饮食量也大幅度减少的妈咪,贫血的危险指数就更高啦。
水产类
毕竟生命起源于海水当中,水产类是几乎所有微量元素的好来源,海产当中的碘和硒特别丰富。在水产品当中,以贝类、软体动物类等的微量元素含量最高。每周吃一次海鱼或其它海鲜,是预防微量元素缺乏的一个好方法。
水产类不仅微量元素含量丰富,而且富含蛋白质,脂肪却很少,很适合控制体重的妈咪食用。
特别提示:
需要注意的是,脾胃虚寒的人吃海鲜容易发生腹泻。对海鲜鱼虾过敏的宝贝和妈咪无法享受某些水产品的好处,但可以通过吃肉类、豆类和粗粮加以弥补。
坚果类
在植物性食品当中,坚果类要算是微量元素的宝库了。无论是核桃、榛子还是芝麻、花生、瓜子,都富含锌、铁、锰、硒等多种元素,所以中医认为很多坚果具有滋补功能,所谓“乌须发、润容颜”的好处,就与其中的微量元素有密切关系。
特别提示:
坚果类的主要问题是它们富含脂肪,通常脂肪含量达到40%以上,所以多吃容易导致肥胖。有研究表明,每周只要吃50克坚果仁,就能获得它们带来的健康好处。所以,每天一小把坚果是最健康的。还要注意的是,坚果不新鲜之后便会促进衰老,所以一定要选择味道新鲜的坚果。容易上火的妈咪和宝贝不要选择炒货,不妨吃生坚果或煮熟的坚果。
豆类
豆类当中的微量元素其实相当丰富,虽然比不上坚果,但比大米白面要多得多。不吃肉的妈咪和宝贝一定要经常吃豆类,以便补充锌、铁、锰等矿物质。豆类热量比坚果低得多,可以和大米一起做成主食,也可以做成菜肴,每天吃一点不仅能补充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,还有提高饱腹感和减肥的作用呢,实在是好处多多。
特别提示:
豆类的主要问题是其中的微量元素吸收率比较低,因为其中有比较多的“植酸”,会妨碍矿物质的吸收;其中的铁也不是“血红素铁”,利用率比较低。不过,只要经常食用,帮助预防微量元素缺乏还是没问题的。
粗粮类
如果吃粗粮,微量元素含量就会几倍地增加。特别要推荐的是那些“有色”粮食,比如黑米、紫糯米、红香米、黑小米等,颜色越深,微量元素的含量越丰富。比如说,紫红色糯米就被称为“血糯”,有补血的功效,因为其中铁含量比一般大米高得多。
特别提示:
粗粮类的主要问题是口感粗糙,吃起来似乎不那么舒服。不妨用高压锅或者沙锅煲成粥,每周吃三四次,不仅能增加营养,还能提供不少纤维,对宝贝的肠胃健康和妈咪的美容大有帮助。
蔬菜类
蔬菜的水分太多,所以看起来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低。其实,如果按照干重来计算,其中营养素是非常丰富的。它们不仅能提供大量的钾镁等元素,也能提供部分铁、锌、锰、硒等元素。
特别提示:
一般来说,蔬菜的颜色越深,微量元素含量越多。绿叶蔬菜当中的铁相当多,而且还有大量帮助铁吸收的维生素C,所以对于素食者预防贫血很有帮助;鲜豆类蔬菜和蘑菇类蔬菜含锌比较多。有些蔬菜特别喜欢积累硒,比如大蒜、蒜薹、韭菜等,就是硒的好来源。
因此,父母要让孩子养成不偏食,不吃零食的习惯。各种食物都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,不偏食的孩子就不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。另外,多给孩子吃未精制的食品,也是预防微量元素缺乏的一个好办法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